海南是中国橡胶、椰子、槟榔的主产区。这“三棵树”是海南数百万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东汉年间《异物志》中对槟榔的记载,也是华夏文化中最早最全对槟榔的描述——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桂。
关于槟榔更早的记载是斯里兰卡,早在公元前504年的《大史》中记载,在锡兰岛国(现,斯里兰卡)一位公主赠送给她奶妈一件槟榔礼物。流传千百年后,如今槟榔在许多地域文化中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可谓各具特色。
缅甸掸族,该族人将槟榔视为男女间的爱情信物;中国湖南的槟榔礼仪文化已经渗入了湖南人的生活里,“吊吊手,街上走,买槟榔,交朋友。”“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低头又想呀。”这些湖南当地有名的民歌、民谣都鲜明地体现了湖南的社交文化与槟榔紧密相连。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3000年前登岛的黎族人,关于黎族的槟榔文化是值得一提的。槟榔在黎族的婚姻礼仪文化中是一种象征:以是否留取槟榔充当允或者不允的角色,可见槟榔在黎族婚姻礼仪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
近10年来,槟榔产业的初加工从传统的土炉生产通过政企联合,转变优化成了现在的环保蒸汽炉,大大降低了初加工的环境污染;槟榔的深加工由20年前的家庭作坊,升级到了现在的工厂化、智能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