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龙尾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产于婺源县的龙尾山,惯称龙尾砚。由于婺源从唐代武德元年到北宋宣和三年,一直属于歙州,所以过去历称为歙砚。
▽龙尾砚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龙尾砚的制作从唐代开元年间开始,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据《砚谱》记载,当时婺源一位姓叶的猎人追捕野兽到龙尾山,看到山溪里的石头光洁如玉,就拣了一块回家,经过技艺高超的雕刻艺人雕琢成砚台。
后来,他的子孙把这个砚台献给了地方官。从此,龙尾砚名气就传开了。南唐元宗李璟在龙尾山设砚务,组织砚工专为朝廷督制石砚,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到宋代,龙尾砚被列为贡品。
历代文人对它评价很高。据《歙砚志》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推崇“龙尾歙砚为天下冠”。宋代大书法家、文学家苏东坡得龙尾砚,如获至宝,在《龙尾砚歌》中写道:“黄琮白璧天不惜,顾恐贫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宝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元代蔡襄把龙尾砚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写:“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要秦人十五城。”可见龙尾砚声誉之高。
▽龙尾砚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龙尾砚与广东肇庆的端砚齐名。它的最大特点是:石质坚韧,纹理缜密;色如碧云,声若金钟;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贮水不耗,历寒不冰;久经磨研,平而不凹。龙尾砚品种丰富,有金星、银星、金晕、银晕、眉子、罗纹等十余种,以“龙尾金星”为上品。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持下,龙尾砚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制砚艺人努力继承和发扬歙砚在造型、纹饰、布局和技法上的优秀传统,还会试从唐诗宋词中吸取养料,形成一种清新淡雅、古朴简洁的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