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板鸭是江西省传统出口商品,以色、香、味三大特色著名于国内外。其特点是:皮色洁白,定型美观,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适口。在国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一直为港澳、新马地区和国家视为珍品。
香港《晶报》、《文汇报》以及澳门报刊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作过大量宣传。历届广交会上,南安板鸭总是供不应求。
▽南安板鸭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南安板鸭,产于江西省大余县,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清代乾隆年间,大余就有板鸭生产。最早是在大余县南安镇方屋塘一带。那时,加工制作方法比较原始,只是采用粗盐泡腌,经阳光自然晒干而成。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提高,从不绷板定型到绷板定型,又用门板、磨石压制,折腿盘成琵琶形,进而又做成桃圆形。由于大余县原属南安府治下,“南安板鸭”因此得名。
大余毗邻广东,过去广东商人到“南安府”做生意,经营土产山货,兼营板鸭,用竹篓装运,每篓五十只,挑运到南雄装船运往广州。由于广东商人在港澳做生意的多,南安板鸭就成了探亲访友的珍贵礼品。
后来逐步流向港澳市场,并运销南洋群岛、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南安板鸭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南安板鸭加工制作严格,整个生产过程必须通过这样几个技术关:一是严格挑选毛鸭,要求身短体肥,嘴短腿粗,两翅靠剪,全无疾病;一是将选好的毛鸭关栏,喂以稻谷等精饲料,经三十天左右使之达到壮肉厚;三是宰杀时要让鸭血流尽,严防体内淤血,羽绒除尽又不能损坏鸭体表皮;四是开剖时要做到内外线对齐,双龙成钩,胸骨似镰,不戳穿肉体,不破坏体形;五是腌制时要用一定数量的经过炒熟的细盐在鸭身上来回用力细擦,直至鸭体“冒汗”,然后再腌制十二小时;六是绷板定型,要求形体美观。
白天日晒,晚上打露,这样就使南安板鸭肤色洁白明亮,肉质嫩香,骨脆可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