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江水粼粼,风景秀丽,水产丰富。其中“三花”之名早已有口皆碑。
▽松花江三花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三花”即鳌花、鳊花、吉花三种名贵鱼的总称。鳌花和吉花身上确有花纹;鳊花则无,全身银白色,十分可爱。鳌花学名鳜鱼,民间也称桂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刺。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都有出产,其中以松花江产为最佳。与黄河的鲤鱼,松江(上海市松江县境内)的四鳃鲈鱼,兴凯湖的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名诗《鱼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鳌花鱼。爱辉县志也有记载:“有拗花鱼,
似鳊,腹尤阔,肉厚而刺少,脊有三鳍,甚劲,通体淡绿色,腴美过于鳊花。”鳌花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常利用体色作掩护隐藏在水草中偷袭它种鱼虾类。有时猎获住较大的鱼,一半还在口外叼着,一半已在胃中消化。
冬季,潜入江河深处微流的地方越冬;天气转暖,游到沿岸缓流水草丛生处栖息,成长较快,大者达10余斤。长到三冬龄即成熟产卵,产卵期为六、七月间。此时雄鱼有追溯雌鱼的习性。
过去渔民常利用鳌花的这种特性,将活雌鱼用绳索拴于江中作钓饵,引来雄鱼加以捕捞,用两尾雌鱼往往能捕捞数十尾雄鱼。鳊花学名长春鳊。从黑龙江到海南岛,我国的许多江河湖泊、大型水库中都有,自古以来久负盛名。
相传宋朝有个叫张敬儿的人,制造一种“陆舻船”运载了1600条鳊花进贡给皇帝,可见其名贵。爱辉县志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有鳊,俗称鳊花鱼,扁身阔腰,白色如银,大者二、三觔,肉薄多刺,味腴美。”
这鱼的特点是肉质肥嫩,脂肪含量极其丰富,约占体重的7%8%。唯其脂肪多,无论怎样烹调,味道都异常鲜美。除了煎、焖、红烧,赫哲族渔民更喜欢架起火来烤着吃。
鳊花是一种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水的中下层,生长较慢,产量不多。在我省2年可长到约13公分长,到四年才成熟产卵。每条鱼可产卵三、五万粒到十来万粒。夏季在流水中产卵,在流水中漂流孵化。
吉花学名花,又名吉花勾,体长,腹部灰白色,在我省的一般江河和大型湖泊中都有。吉花生长较慢,当年可长到4公分,4年后约20公分,成熟而产卵,卵膜上长粘性长纤毛,粘于水草上孵化。
吉花也是一种经济鱼类,味虽鲜,但在“三花”中却不能与鳌花、鳊花相媲美。妇女产后奶水不足时,用这种鱼烧汤或清蒸食用,有催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