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第一楼的小笼包子,形美,味鲜,提起来象灯笼,放下似菊花,灌汤流油,浓而不腻,软香利口,老少皆宜。
▽“第一楼”小笼包子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这个遐迩闻名的风味小吃,为啥称为“第一楼小笼包子”呢?起话长。包子自古有之,开封尤多。据资料记载:北宋年间,繁华的汴梁市场上就有名目繁多的梅花包子、诸色包子,等等。
第一楼的包子与历史上的包子有何渊缘,自然无任何考证,但可以相信,这个群众喜爱的品种,也是历代相传,相当悠久的。目前的“第一楼”包子,与包子的创始人有关。
早在七十多年前,自幼卖包子的黄继善夫妇,在汴梁偏辟小巷的小楼上开设一个包子,每天一开门,顾客就蜂拥而入,座无虚席,群众称它为“第一楼”。解放后,包子铺迁到鼓楼广场的一个二层楼内,仍挂上“第一楼”金字大匾。
这里餐厅不大,但粉墙悬画,窗明几净,十数张餐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
▽“第一楼”小笼包子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第一楼包子制馅是将猪肉后腿去骨剔筋,搅成肉泥,加入一定比例的酱油、料酒、味精、白糖、姜末等,每十斤肉还要再加入二斤小磨香油;包子皮和好后还要重新摔打。
外行人认为一看就会,配方一抄就行,岂不知黄氏包子的绝招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学去。拿调馅来说,不仅要甜咸均匀,还要吃水而不泻,才能使包子不烂,鲜美可口;和面得三软三硬,然后拉又摔,直到面性柔韧,光滑如绸,才会拿不破,蒸不烂。
这些既须有眼力,还得有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