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孔子的饮食思想丰富具体,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
二:要求饮食卫生,健康饮食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食物陈旧变味了,鱼和肉腐烂变质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食物色味不好,不吃;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因为吃饭不应时会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
孔子还认为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
在外卖方面,孔子认为市场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这也是从卫生出发来考虑的。孔子还要求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吃饭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另外,“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健康饮食原则的。
此外,食物烹饪应当有度、有节,实际上也暗含日常言行当有度、有节,“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认为只有酒没有限制(当时酒的乙醇度很低),但以不醉为度。通过节酒,可以正饮酒之“礼”,进而有利于道德品行的修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
三:讲究饮食艺术
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
孔子对刀工也有很高的追求,“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祭祀的肉切得不方正,不吃。还有当时的肉菜多为淡味,孔子认为必须蘸酱调味吃。不同的肉食要搭配不同的酱,都盛放在器皿里陈列成组,这说明孔子重视菜肴的配伍,不草率随便。
四:注重礼仪礼教
孔子在饮食礼仪风俗方面,也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具体内容可参考本站的这篇文章:孔子的饮食礼仪。
综上所述,说明孔子对饮食思想非常重视。他的饮食思想完整而自成体系,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来源:名希特产网 关注:
饮食礼仪推荐
饮食礼仪排行
- 冻羊糕
-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关注:151
- 街头小吃凉皮
- 小麦面粉,清水,黄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关注:113
- 奶香花生牛轧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黄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盘,预热烤箱175度,中上层上下火,烤15分钟,放凉
- 05-08 关注:107
- 牛轧糖
- 做过糖之后发现,含糖量那叫一个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锅铲比较难洗,而是千万别在夏天做牛轧糖。
- 10-26 关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冻
- 我所说的仙草冻,其实我们这儿从来就是把它叫做凉粉。我是后来才知道,在我们大中国,大名鼎鼎的凉粉原来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 05-08 关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