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岳阳路上,有一座石木森森的院子,范围虽不算大,但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一年四季,花事繁盛。这百花深处,也正是海上艺苑——上海中国画院的所在处。
上海的中国画源远流长。从十九世纪后期起,任熊、虚谷、赵之谦、任颐、蒲华、吴昌硕等前辈画家先后崛起,形成了“海上画派”,嗣后柯枝繁衍,益见丰茂。建国后,早在一九五六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一次国务会议上就作出了在上海建立“中国画院”的决定。当时的陈毅市长亲笔书写了“上海中国画院”六个大字。一九六0年六月二十日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为著名书画家丰子恺。聘请以上海地区为主、兼顾华东的著名画家七十人入院,授予画师积称。他们或擅写意,或长工笔,或兼工带写、莫不各有专长,流派纷呈。之后,又陆续吸收一批中、青年画家入院深造。
画院为上海地区国画、书法、篆刻艺术活动的中心,主要任务是中国画创作、画学理论研究、培养画坛新人和辅导业余爱好者。自成立以来,每年(十年内乱除外)举行一次年展,深受群众欢迎。画库入藏本院画家作品数千伯;收藏明、清古画,尤其是晚清海上画派的代表性作品,往往为外间所罕见。和有关单位合作纂编了《中国美术辞典》,并经常到各大专院校、工人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俱乐部进行讲学授课。多年来为人大会堂、上海各大宾馆、大饭店作布置画数以万计。同时接待外宾来访,交流艺术经验,还画了一定数量的礼品画,赠送有关国家元首和领导人。
现在画院设国画(分山水、花鸟、人物三个小组),书法篆刻和理论研究三个专业部门,拥有专业人员六十多人,如擅长山水画的沈万士、刘海粟、林风眠、伍蠡甫、谢稚柳、应野平、张雪父、张炎夫、俞子才、胡若思、郁文华、林曦明等;擅长花鸟画的朱屺赡、邓怀农、王个簃、胡伯翔、黄幻吾、陈秋草、叶路渊、陆抑非、唐云、吴青霞、曹简楼、张守成、江圣华、乔木、陈佩潞、富华等;擅长人物画的关良、郑慕康、沈子丞、周练霞、程十发、刘旦宅等,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国画家,他们的作品,以醇厚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个人风格,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此外,还有一批很有希望的青年画家、书法家。新叶后浪,精神饱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正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努力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