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蒙古高原地区。广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四个盟,即分布在湿润度在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在新疆,蒙古牛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等地;在黑龙江,主要分布在嫩江、绥化和松花江的部分地区;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自治区分布较广
据考古发掘材料,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乌审旗发现的人类化石,证实早在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同时发现有牛、马、野猪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直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史记.匈奴传》和《后汉书.乌桓传》中记有:“食肉饮酪”、“逐水草迁徙”和“其畜之所有则牛、马、羊……”等的记述。说明当时的养牛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蒙古牛不论任何地区,大多以终年放牧为主,没有棚圈,一般150-200头为一群饲养管理极为粗放。
蒙古牛既是种植业的主要动力,又是蒙、汉等民族乳食与肉食的重要来源,在长期不断地进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形成现在的蒙古牛。
乌珠穆沁牛属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是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地区肥美的水草条件下,蒙古族牧民长期人工选择形成的,保持着遗传上的稳定性,形态上相似性,无论颅骨结构、外形特征、经济特性或生物学特性等,都表现出其品种类群的固有特点。具有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肉、乳生产性能中以肉质好、乳脂率高等性状而著称。在蒙古牛系统中,素以体大、力强、肉多、味美而驰名于自治区之外。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安西县的蒙古牛中一个优良地方类群。
外貌特征
体格中等,地区类型间差异明显,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体躯稍长,前躯比后躯发育好。头短、宽而粗重,颈部短而薄,颈垂小,甲低平。胸部狭深,腹部圆、大而紧吊,后躯短窄,荐骨高,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毛色以黄褐色及黑色居多。成年牛体重,公牛350~450千克,母牛275~360千克;体高分别为113.5~120.9厘们07.7~116.8厘。
生产性能
蒙古牛具有肉、乳、役多种经济用途,但肉乳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属非专门化品种。蒙古牛产后100天的平均日产乳量5千克,乳脂率5.22%。母牛初情期为8~12月龄,24月龄始配,因四季营养极不平衡而表现季节性发情。中等营养的成年阉牛屠宰率53.0%,净肉率44.6%,眼肌面积56.0厘米2。抓膘能力强。乌珠穆泌牛是蒙古牛中的一个优良类群,主要产于东乌旗和西乌旗,其中以乌拉盖河流域的牛群品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