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地处河北省磁县彭城镇。早在公元六世纪的隋代,这里已开始生产青瓷。到十世纪的宋代,磁州窑发展到鼎盛时期,制瓷品种多,产量大,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由于这里窑场勃兴,故州以磁名明《格古要论》中记载:“古磁器出河南新德府磁州(今河北省磁县)…
▽磁州窑陶瓷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清《磁州志》中说:“磁器出彭城镇,直窑烧造缸、盆、碗、瓶诸种,有黄、绿、翠、白、黑等色…只供肆店庄农之用。”到了明、清时代,磁州窑除了保留宋、元时代的传统品种和艺术风格外,还增添了适应当时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的盒、扁壶、双耳罐、寿星、观音、弥勒佛等新品种,装饰上也出现了龙、人物等,显得美观大方,充满生气。
▽磁州窑陶瓷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磁州窑生产的瓷器,采用当地原料,用手工拉坯或托坯成型烧制。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色,适当运用铁锈花、刻划花、红绿彩以及黄、褐、绿、蓝窑变黑釉等技法。
装饰题材广泛,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传世作品,有缠枝牡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婴戏马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文词曲、几何纹样、吉祥图案等。
无论是画花、刻花,形象生动活泼,笔法简洁豪放,结构严谨匀称,造型挺拔大方,形成了磁州窑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可贵之处还在于当时“官窑”多以单色釉取胜,磁州窑则以多种技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纹饰,广泛而生动地反映出时代气息,博得人们喜爱。
因此,磁州窑的制瓷技艺影响到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南方各地,并传到国外,被中外陶瓷专家称为“磁州窑型”或“磁州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