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不但盛产土豆,而且是全国种薯的主要繁育基地之一。
▽围场土豆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土豆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由我国东北和山东传入围场传入围场后,由于气候、土壤等各种条件都适合它的生长要求,便很快扎下了根,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文字记载,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已有较大面积的种植。
▽围场土豆地域特点(产品特色)
围场县处塞外寒冷,地带,年无霜期只有80~120天,大陆性气候,素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传闻,温差较大。这些特点正适合土豆的生长。
因此,该县每年的土豆面积广、产量高、个头大、质量好,成为全县粮食作物的骨干之一。所产土豆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围场一宝,不仅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而且还以“河北土豆”直接销往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土豆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食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含有丰富的淀粉。每公斤鲜土豆含淀粉240克,含维生素C160毫克,含蛋白质12.4克(这种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质,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
土豆中还含有少量的脂肪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B3,并含有一定的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养土豆性平,具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等功能,适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治疗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土豆还可以加工制作成各种食品。
如用其淀粉可做成粉皮、粉条,粉丝、凉粉、味精,以及象糕点、葡萄糖、糖、酱色等:在发酵方面,可制白酒、酒精;在有机制作方面,可制丙酮丁醇乳酸,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纺织、印染棉花复制品、铸铁、电工、医药、橡胶、造纸、粘合剂、日用浆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