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希特产网各地特产 [切换城市]
特产首页 小吃大全 饮食礼仪 各地特产 特产专题

广东十大最知名古戏台

11、雷州市镇海庵戏台

雷州市镇海庵戏台位于雷州市韶山村镇海庵前。据《雷州府志》记载:“镇海庵在韶山村,清乾隆八年圮,黄上明倡捐修葺,又自捐银一百两生息。二十四年重修庙宇建戏台。四十八年廪生黄允良尽拆旧址,重建神堂东厅大门戏台。”该戏台为亭阁式建筑,青砖、木石结构,庑殿式台顶,台平面呈方形,四周设石柱,台宽7米,深8米,高4米,面积70平方米。戏台右侧出场门和左侧入场门顶端分别刻有“龙吟”、“虎啸”字样。后台设有化妆和放戏箱的地方。据说当年该地常有闽粤商船停靠,因此该戏台既演广东大戏和雷歌,又演闽南戏等,是当时雷州演戏最多的戏台之一。该戏台现保存完好,但已不作演出之用。

10、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爷庙戏台

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爷庙戏台在祖庙的山门内侧,建于明代,戏台呈四角屋檐亭台式,石木结构,额匾可篆体“石戏台”。楹联为:“山色欲腾龙虎气,松风疑带风鸾声”。戏台前广场可容纳千人。据《九龙峰谭公庵碑》记载:谭公庙年年演大戏,每隔五年举行大型庙会。

9、海丰县捷胜城隍庙戏台

海丰县捷胜城隍庙戏台,坐落在海丰县捷胜镇后山,建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土木结构,斗拱构件,造型简朴。戏台台基高1米,台面宽8.2米,为三间式,中间台面宽4.4米,两翼各宽1.9米,进深4.1米,风火式山墙。捷胜镇民众嗜戏成癖,每年戏台演戏多达200余台,并且对演出要求十分严格。历史上有名的正字戏班都在这里演出过,演出时演职员十分认真,故有“神仙不嫌捷胜戏”的俗话。该台毁于“文革”期间,后又重建。

8、老妈宫戏台

老妈宫戏台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升平路1号,原为建成于清朝嘉庆年间(公1760―1820年)的汕头老妈宫对面的空地,每逢正月十五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等重大民俗节庆时搭建戏台举行以纸影戏为主的演出活动,平时则作为商贸集市所用,史称“妈宫前”。1930年汕头市国民政府将该址建设为汕头第一市场(也叫升平市场),据史料记载,当时一、二楼为农贸市场,三楼为升平戏院。解放后,该建筑物先后作为商贸市场、小商品交易所和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的办公经营场所。

7、新会石戏台

新会石戏台位于新会市会城城东路关帝庙前。始建于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清中叶重修。戏台分前后台,前台演出,后台化装室,用花岗岩柱,一斗三升斗·,七架梁,歇山顶,通高7.5米、面宽15米、进深11米。台基仿须弥座,高1米,边角饰竹节纹。两旁设台阶上落。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6、吴川黄坡镇山溪洋村戏台

吴川黄坡镇山溪洋村戏台。位于黄坡镇山溪洋村旁边,始建于19世纪后期,为砖、石混合砌成的建筑物。该戏台宽20米,深18米,高7米,演戏时用竹木搭建副台和上盖。舞台前面是山溪洋村的天后宫,为妈祖娘娘的神庙。戏台后于20世纪之初被废弃。20世纪80年代,山溪洋村乡亲捐资修建庙宇,在戏台原址修建新的戏台,戏台周围建有花园和文化室等。从1991年起,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至三月二十八日演出粤剧,为期一周。在该戏台演出的剧团先后有吴川、湛江、茂名、深圳粤剧团和广东省粤剧院。每逢演出时,吴川附近之坡头、廉江、遂溪、茂名、电白等地的观众纷纷前来看戏,高峰时观众多达3万人。

5、玄武山戏台

汕尾碣石玄武山戏台,历来是粤东地区有影响的演出场所。建国前,其演大戏时间之长(历时近2个月),规模之大,是全省其它地区所少有或者没有的。凡大戏的名角,都得先从这个演出场所扬名才能产生影响。就这一点来说,有它的权威性。故享有“梨园科场”的美誉。这与明、清两代在这里设卫城也许有一些关系。玄武山除了三月神诞演大戏的时间较长外,正月的“落马戏”和九月的“重阳戏”,一般只演几天或成十天。剧种也不拘,西秦戏、白字戏、汉剧、潮剧都曾演过。

4、新会关帝庙古戏台
位于新会平安路关帝庙广场,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古戏台建在关帝庙前的中轴线上,戏台正对关帝庙,台前有一片地可坐500名观众。戏台面积165平方米,其中宽15米,深11米,高7.5米。台基高1米,用麻石砌成,柱子用条石竖立,顶盖用桁角瓦铺盖。戏台有前后台之分,前台为演出区,后台为化妆室。该地把每年的农历初五关帝诞定为酬神演出的日子,这天粤剧大班就在关帝庙戏台大展身手,引来观众层层围观。该戏台1995年被新会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今仍然保存良好。

3、电白汉人坡大戏台

大戏台又称大戏棚,位于电白县霞洞马头村。该地有两座屋堡,东面名王屋堡,西面名崔屋堡,两屋堡之间的空地作为年节搭台演戏之用。明朝期间,王、崔两家族联手重建晏宫庙(冼太庙),在同一个神庵内安放两尊冼夫人像,分属王、崔两族,意为祈求冼夫人保佑当地百姓平安、丰衣足食。两族并定于每年正月十七至十九日,在汉人坡上各搭一座戏台,正对晏宫庙,各请一个戏班演赛神戏。汉人坡大戏台的年节例戏,一般连演三四天,日日夜夜锣鼓齐响、弦乐齐奏、唱腔悠扬。马头村晏宫庙(冼太庙)于20世纪50年代在破除迷信声中被拆除,酬神演戏活动被停止。1980年起,民间民俗活动得以恢复,王崔两姓村民仍在农历正月十七分别搭台演出,重现了当年的热闹景象。

2、高州冼太庙古戏台

高州冼太庙古戏台始建于明代,位于高州太庙前面的小广场,现属于高城文明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冼夫人的功绩,建成一座冼太庙,后又于明代在庙前空地建成临时戏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和十一月二十四日搭棚演戏。高州百姓曾成立民间的“冼太祭祀基金会”,筹集资金,隆重祭祀,演戏酬神。在冼太庙石戏台演戏的戏班多为下四府班,而上演的剧目多为用戏棚官话演出的古老剧目,例如“江湖十八本”和“大牌坊十八本”等,观众十分踊跃。民国时期该戏台因残旧而废弃。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高州百姓又在古戏台旧址搭棚演戏,纪念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的丰功伟绩,场面依然十分热闹。

1、佛山祖庙戏台

佛山祖庙戏台即佛山祖庙内的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初名华丰台,光绪年间(1875-1908)那拉寿辰,改名万福台。佛山祖庙戏台为木构建筑,形制精巧,华丽壮观。面宽12米,深11米,近于正方形;总高度20米。在戏台中间处,以整片镂花贴金木雕屏分隔成前台和后台。台3面围以砖墙。前台台前4根立柱,柱顶均饰镂空木花芽子,中间两柱间距很大,适宜演出。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
来源:名希特产网 关注:
各地特产推荐
各地特产排行
  • 黑河有什么好吃的?
  • 黑河有什么好吃的?
  • 由于是边境开放城市,黑河市贸易繁荣、货物众多,不但有木耳、猴头、蕨菜、黄芪、贝母、刺五加等当地特产,各种来自俄罗斯的商品也随处
  • 07-27 关注:1302
  • 聊城有哪些特产?
  • 聊城有哪些特产?
  •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国家
  • 07-02 关注:1286
  • 承德有什么好吃的?
  • 承德有什么好吃的?
  • 到承德旅游,当然要带些承德特产走,一是赠送亲朋好友,一是给自己留作纪念,还可以自己解馋,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到底该选些什么特产呢
  • 07-26 关注:1104
  • 眉山有什么好吃的?
  • 眉山有什么好吃的?
  • 眉山市传统美食特产、工艺品众多。著名的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干巴牛肉、回锅羊肉、回锅鱼、文宫枇杷、曹家梨;东坡松花蛋;
  • 07-31 关注:1042
  • 平顶山有什么好吃的?
  • 平顶山有什么好吃的?
  • 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 小麦和烟叶是两大优势作物,其中烟叶生
  • 07-17 关注:1007
回顶部名希特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