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大特产
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Go Believe/Goubuli steamed bun)是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的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为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风筝魏
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传统手工艺术珍品,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故称风筝魏。魏元泰生于清同治十一年,父亲魏长清是鞋行手艺,当过店员,做过摊贩。他生有三个儿子, 魏元泰是老三,曾读书于私塾,因家计困难退学,十六岁到蒋记扎采铺当学徒,学做风筝,四年期满,由他父亲给他张罗开设了一个扎采铺,起名叫长清斋,从此他就以制做风筝为业。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一道传统名点。天津市的百年老字号麻花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在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会上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1996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曾荣获国家部优金鼎奖、亚太地区博览会金奖,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津市名牌产品及天津市著名商标。
崩豆张
崩豆张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传统小吃。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天津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0年曾作为第十一界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
大福来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吃,创于清光绪年间,其特点是色香味型俱佳,以大福来字号制作的最有名气。
材料及制作
锅巴菜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用刀切成柳叶状,浇上用十几种调料制成的卤汁,再洒上辣椒油、芝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轻轻搅拌后即可食用。
贴饽饽熬小鱼
贴饽饽熬小鱼是天津一道传统特色风味的地方美食,也驰名中国各地。其实它的做法也很简单,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的变化也有些改进。熬小鱼已经不是麦穗小鱼,而是鲜活的鲫鱼,掏净内脏洗净后,贴面用油煎透;然后用葱、姜、蒜、腐乳、醋、酱油略放些糖配制的作料放锅一烹,再用温水火靠一下即可食用。饽饽用玉米面再掺上点用黄豆磨细的面和好,放到铛上贴好,金黄色的嘎儿均匀吃起来香脆。也有的用锅蒸,形状像个小金字塔,叫窝头。香喷喷的饽饽,鲜美的熬鱼吃起来香甜爽口,越吃越想吃。
石头门坎素包
石头门坎,天津的素食小吃中,深受人们欢迎的当推石头门坎素包,驰名全国做素包最早的老字号,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石头门坎素包店原为清乾隆末年在宫南大街开业的真素园。因店主为防夏季雨水入店而在门口垒的一道门坎,而得“石头门坎”之别号,后得慈禧御赐“石头门坎素包”并立此字号。石头门坎素包馅中共投入19种副料,均为各地名产,制成的包子薄皮大馅,有咬劲,其浓郁独特的素香味,食之回味无穷,尤为老年人喜食,确为天津市独特的传统风味小吃。
小站稻米
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宝坻大蒜
宝坻大蒜,天津市宝坻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宝坻区域内土壤主要由河流冲积物沉积而成,有机质含量高,氮、钾及微量元素丰富,粘壤适中,保肥、保水、透气性强,适合“宝坻大蒜”生长。宝坻大蒜以6瓣为主,茎盘上围成一轮,蒜皮为紫红色,蒜瓣洁白、均匀,鲜嫩多汁,口感辛辣,脆香浓郁,风味独特,肉质肥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