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台湾开辟之始,遍地皆是原始的竹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到台湾采硫的郁永和在所撰《稗海纪游》卷中云:“邵治(今天台南市)惟绿竹最多……辄数十竿为一丛,生笋不出丛外”。另台有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到台的汉人巡察御史大兴黄叔敬著《台海使槎录》中写到;“遍处皆竹,数十竿为一丛,远望若柳,绝无萧疏之致。”
台湾的竹子多,竹笋也多。笋是竹子的嫩芽,它以味鲜质嫩为特点,难怪人们把小而嫩的鸡称为笋鸡。
绿竹笋是台湾竹笋中最普遍的品种,主要生长在北部,笋株不大,笋质柔软,纤维少,味道可口不带苦味,可谓台湾竹笋中之最佳者,昔时早已受人称道。《台湾县志》中云:“竹,诸类不一,……产笋之美,惟绿竹笋。”《彰化县志》曰:“绿竹……笋极清甘。”《台湾通史》中也写到:“绿竹……笋极甘脆,夏秋盛出。”绿竹笋是制造罐头的最佳原料,专用绿竹笋加工而成“绿竹笋罐头”,行销海内外,颇受人们赞赏。
麻竹笋物主要产地在竹山,每年的7~9月为盛产期,成为夏季最主要的蔬菜。麻竹笋带有一点苦味,经过加工去掉苦味后,是制罐的上等原料。尤其是麻竹笋加工而成的竹山笋干,稍带酸味,是台湾省的一大特产,销往美国、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
孟宗竹笋有春笋和冬笋两种,春笋产于3月下旬至5月中旬,春笋肉质细嫩,最大的可达3~4公斤;冬笋产于11月上旬至3月中旬,冬笋较小,每株平均有半公斤左右,但它肉质细腻犹如梨肉,味道又极其鲜美,为其它竹笋所不及,所以向来被视为笋中珍品。
桂竹笋也称筀竹笋。它肉质稍硬,但纤维少,味道爽甜,也颇受人们喜爱。桂竹笋的产期短,一般只有50天左右,产量不高。《诸罗县志》中写到:“筀竹,出竹堑岸里社,笋极佳……或晒为干,不可多得。”自然也就显得珍贵了。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竹笋虽然味佳,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十几年前,美日两国的医学专家为了求证竹笋有无营养价值的真伪,特别取绿竹笋作了若干试验,发现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醣类、氨基酸、脂肪、磷、钙、铁、维生素A、B、C等养分,是肥胖者的最佳食物。竹笋有利尿、清肺化痰的花用价值,还具有透发的能力。《本草纲目》中记载说:“冬笋,主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有发生之义。”
竹笋是素菜,但如果烹饪得法,滋味实胜于荤肴,或与荤菜合煮,更有一番风味。所以竹笋向来是席上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