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叫法是紫埂。傣语称“夯”,染或沾的意思。景颇语则叫“茂坎”,译成汉语就是粘胶。的确,在旧时代,少数民族同胞除了拿它做刀把的粘合剂或烧软焊塞器物的漏缝外,再难派上其它用场人。
无论较早开拓陇川的德昂,或是稍后入居的傣家,都声称陇川紫胶是天生的。距今快有500年的明朝正德年间修的《云南志》,陇川条下,就把紫胶和孔雀等作为常见突出的特产载入正史官书。
自然状态下的陇川紫胶,多寄生在牛肋巴、秧青、酸枣(麻贺)、大青树等枝条上。多数又集中在龙江河谷半坡下林带。盆都、罗朗、邦瓦、勐约沿线都有不少牛肋巴和秧青的混生林。野生胶源相当可观。民国二十六年(1937)前后,腾冲、龙陵客商来大肆收购,罗朗曾形成有名的紫胶街,正常年交易额在150驮左右(约10吨)。
解放以后,紫胶名列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项目,实行集体为主人工放养管理。六十年代在“千亩紫胶园,一人一头猪”口号下,掀起过营造三叶豆高产紫胶园为主的大干经济林运动,陇川坝两边台地大多被开垦种植,1972年全县紫胶林达到6535亩。1973年紫胶采收量创历史纪录,为11.8吨。
陇川紫胶以泽纯正,含胶胶量高为长;以适应性广,自然增生强,病害少等特点为优势,以及生长茂盛的牛肋巴、秧青天然林做后盾尚有极大潜力可供开发利用。